古代对年龄的称谓有哪些 古代时对年龄的称谓

前世今生2024-04-18 21:53:447

本文目录一览:

中国古代年岁称谓有哪些?

岁——花甲、平头甲子、耳顺之年、杖乡之年;70岁——古稀、杖国之年、致事之年、致政之年;80岁——杖朝之年;80~90岁——耄耋之年;90岁鲐背之年;100岁——期颐。古代年岁的别称:总角:指童年。

古代年龄称谓小集 襁褓:不满周岁。孩提:两至三岁。始龀、髫年:女孩七岁。始龀、龆年:男孩八岁。说明:根据生理状况,男孩八岁、女孩七岁换牙,脱去乳齿,长出恒牙,这时叫“龀”,“龆年”或“髫年”。

古代年龄段的称呼如下:孩提: 2~3岁的儿童。指代幼儿时期。垂髫:三四岁至七岁(女)、八岁(男)的儿童。总角:八岁(女)、九岁(男)至十四岁的少年。

古代的年岁都有哪些称谓?

待年:指女子成年待嫁,又称“待字”。弱冠:指男子20岁 而立:指30岁 不惑:指40岁 艾:指50岁。又称“知天命”花甲:指60岁 古稀:指70岁 皓首:指老年,又称“白首”黄发,鲐背,指长寿老人 期颐:指百岁。

襁褓——指不满周岁 孩提——指2~3岁 髫( tiáo) 年——指女孩7岁。垂髫( tiáo) :指童年。 古时童子未冠,头发下垂,因而以“垂髫”代指童年。龆年——指男孩8岁 总角——幼年泛称。

古代年岁称谓包括儿童称谓、成人称谓、老人称谓。儿童称谓:童孺:儿童。垂髫[tiao]:指儿童。儿童垂发叫髻。垂髫:髫[tiáo],指古代儿童犹未束发时自然下垂的短发。因而就用“垂髫”称幼儿或指人的幼童阶段。

古代人对各个年龄段的称呼分别是什么?

古人对年龄的称谓:一岁以下婴儿称:婴孩。二三岁称:孩提。三岁至七八岁称:垂髫。四岁至六岁之间的儿童称:童蒙。七八岁称:龆龀。女子十三四岁称:豆寇。20岁男子称:弱冠。

襁褓:泛指1岁以下幼童,现在以此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。襁襙指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。少年 金钗之年:女孩12岁。豆蔻:指女子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。

遐龄:指人长寿高龄。古代称谓的来历:在阅读古文的过程中,经常会碰到一些表达年龄称谓的词,如:“弱冠”、“耄耋”等。学生往往对此很费解。其实类似这样的词还很多,都是我们在阅读古文的过程中所必须了解的知识。